水貨弗拉格!掙扎的新秀年是怎么了
開賽季至今,2025年狀元郎弗拉格出戰(zhàn)15場比賽,截至目前,個人場均數據為15.5分6.3籃板3.1助攻1.3搶斷0.7蓋帽,三項投籃命中率分別為45.5%+29.3%+78.3%。

從新秀標準看,這份數據單并不算很差,但在狀元光環(huán)之下,這屬實很難稱得上是一份合格的成績單。甚至不夸張的講,這樣的表現甚至有些掙扎。
對于一名年僅18歲的年輕新秀而言,從NCAA邁入NBA,這個適應期并不意外。雖然有些大齡新秀能依靠豐富的NCAA經驗快速適應NBA,但大多數新人還是會遇到新秀撞墻期,而弗拉格自然也不例外。
僅就目前來看,這位狀元郎目前面臨的第一個問題,主要在于低迷的進攻。
可能是新秀的稚嫩,這位狀元郎錯失了不少籃下的簡單得分機會,反而選擇了很多并非自己優(yōu)勢的中距離跳投,大量非常規(guī)的投籃方式,直接導致弗拉格的命中率處于一個不合格狀態(tài)。

參考11月初面對活塞的比賽,就是非常明顯的一個特殊案例。
當場比賽弗拉格全場14投3中得到14分,他的投籃出手多次出現偏離,甚至還出現連籃框都碰不到的離譜投籃,這些現象也直接暴露了這位新人在投籃穩(wěn)定性上還有不小的提升空間;除此之外,作為主要持球進攻人,弗拉格在近框位置的拋投手感也有待加強。
當然,這樣的低迷并不算什么意外的特例,回看他當年第一次登陸NCAA時,前十場比賽的進攻狀態(tài)也相當低迷,三項投籃命中率分別只有42%+22%+75%;而考慮到他在賽季初被基德擺到了自己并不擅長的控衛(wèi)位置上,現階段的起伏狀態(tài)也并非是完全不能接受。
從主教練基德的視角來看,他希望能夠開發(fā)出弗拉格身上的控球前鋒潛質,結合他在選秀大年的狀元潛力,從更長遠的養(yǎng)成方向來看,這并非是什么失誤的選擇。

只是現階段弗拉格的控運基本功,確實不足以支持他在NBA級別的對抗中擔任主控角色,早在登陸NBA之前,大學時期的弗拉格就已經暴露出控球不穩(wěn)的短板,而在面對NBA強度時,這些問題也會被直接放大,導致擔任主要持球人的穩(wěn)定度難免波動,反而送給對手大量轉換反擊機會。
這也是造成他場均2.2次失誤、助攻失誤比1.4的尷尬數據的原因所在。而除了球員的自身缺陷之外,弗拉格賽季初的掙扎表現,和獨行俠當前的進攻困局也密不可分。
結合數據看,獨行俠全隊的三分命中率僅有31.5%,進攻效率更是排在聯盟倒數第二,場均得分110.3分也是聯盟倒數第三。
特別是在失去歐文之后,球隊缺少一個足夠穩(wěn)定的持球點。雖然管理層在休賽期補強了拉塞爾,但截止目前,他的場均出場時間僅有21分鐘,進攻表現起伏不定之外,控場能力依舊屬于合格水平,如果基德能在后續(xù)比賽中嘗試增加他的持球價值,或許有機會緩解弗拉格的持球組織壓力。

雖然開賽季表現不順,但對于弗拉格而言,他目前所展現出來的核心潛質以及球星心理素質,至少能夠讓他不愧于狀元光環(huán)。
對于弗拉格,213的臂展條件是他的選秀最大賣點,即使進攻潛力尚未完全兌現,依舊能夠依靠出色臂展和彈跳天賦完成籃板保護和護框任務,這也至少為他保留了一個合格水平的下限標準。
與此同時,在目前不算頂級的持球進攻外,弗拉格至少已經證明了自己的接應終結價值,同時也是出色的空接制造點,擅長在擋拆順下中找到順下大個子完成進攻。
雖然目前的傳球力道有時會過大,進而導致傳球太靠近籃框而增加接應人的終結難度。但考慮到他本就具備中上水平的傳球視野,這對于弗拉格而言,并非是什么完全無法解決的問題。
另外一環(huán),作為新秀球員,弗拉格的心理素質反而很容易被忽視。雖然高光不多,但本賽季他已經多次直面防守人直接挑戰(zhàn)籃框。

雖然整體成功率也不算高,但這種勇于挑戰(zhàn)防守的態(tài)度,對于需要建立信心的新秀而言,自然是絕對的利好。而參考此前杜克大學的履歷,弗拉格本就是大場面下發(fā)揮越發(fā)出色的球員。
從長遠視角看,在交易東契奇之后,獨行俠一直沒有完全擺脫傷病問題。歐文、戴維斯兩大主將也因傷缺陣;對于弗拉格而言,這或許也是一個危機中的轉機,這能夠讓他得到更多機會來展示自己的潛力,同時加快對于NBA比賽強度的適應速度。
從理性的養(yǎng)成路線看,戰(zhàn)績墊底的獨行俠,當下最合適的選擇還是應該停下腳步,給狀元秀留出一年適應時間,然后在賽季中期處理戴維斯,招募一位和弗拉格位置不重疊的后衛(wèi)或者3D側翼,搭配克里斯蒂、加福德、萊弗利等人的發(fā)揮,磨合出完整戰(zhàn)力去等待下一個賽季。
總體來看,弗拉格前期的低迷,雖然存在個人的適應期,但和球隊狀況也有不小關聯;但有鑒于弗拉格此前在大學開賽季也曾陷入過先低后高的過程,再加上的NBA適應節(jié)奏,以及被主帥擺到了不熟悉的位置上,目前就過早的將弗拉格定義為水貨狀元,顯然還是有些為時尚早了。

對于新秀而言,最重要的還是先讓他在自己習慣的三四號位上養(yǎng)成比賽自信,而當他能在自己習慣的位置上站穩(wěn)輪換,建立起足夠自信后,再慢慢開發(fā)控球前鋒潛質,或許這才是最穩(wěn)健,也最適合他的成長路線。